| 
  如何念悼词【1】 
  葬礼悼词的基本格式 三大注意事项须知 
  一、标题 
  标题的组成方式有两种: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,如悼词。 
  另一种是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,如《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》。 
  葬礼悼词的基本格式 三大注意事项须知 
  二、正文 
  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、中段、结尾三部分构成。 
  (1)开头: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,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、职称和称呼,以示尊崇,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。 
  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因与世长辞,以及所享年龄等。 
  (2)中段:承接开头、缅怀死者。 
  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。 
  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。 
  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,即对死者的籍贯、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,应突出死者对人民、对社会的贡献。 
  二是对死者的思想、精神、作风、品质、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,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。 
  如鼓舞、激励了青年人,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。 
  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述,再具体介绍;也可先具体地介绍,再概括地总结。 
  (3)结尾: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、继承其未竟的事业、化悲痛为力量,为国家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。 
  最后要写上“永垂不朽”“精神常存”之类的话。 
  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,不应该是消极的。 
  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“安息吧”这句话。 
  因为“安息吧”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,其中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,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。 
  葬礼悼词的基本格式 三大注意事项须知 
  三、落款 
  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,所以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。 
  写悼词要注意以下问题: 
  (1)明确写悼词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,歌颂死者生前在革命或者建设中的功绩,让人们从中学习死者好的思想作风,继承死者的遗志。 
  但这种歌颂是严肃的,要不夸大、不粉饰,根据事实,作出合理的评价。 
  (2)要化悲痛为力盆。 
  有的死者生前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,他们的美德会时时触动人们的心灵,悼词应勉励生者节哀奋进。 
  (3) 语言要简谱、严肃、概括性强,这也是写悼词应注惫的问题。 
  如何写悼词【2】 
  念悼词注意事项 
  1.悼词无固定格式,但宣读悼词形式却大体相同。 
  2.悼词标题只用死者性名+悼词,或直接用悼词。 
  只有书面刊载才用《在追悼×××同志大会上的讲话》类似题目。 
  3.正文开头要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 
  4.说明死者的职务、职称和称呼要尽可能全面而准确,以示尊崇,因此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。 
  5.悼词的主体部分应包括两个方面,一事介绍生平事迹,二是对死者综合评价。 
  介绍事迹应突出贡献,综合评价要突出(正面)影响 
  6.结尾要表明悼念之情和向死者学习之意。 
  7.末句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用“永垂不朽”、“精神长存”或“安息吧”等词。 
  8.书面悼词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。 
  9.明确写悼辞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,歌颂死者生前在革命或建设中的功绩,让人们从中学习死者好的思想作风,继续死者的遗志。 
  但是这类歌颂是严厉的,不夸大,不粉饰,要根据事实,作出公道的评价。 
  10.要化悲痛为气力。 
  有的死者生前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,他们的美德会时时震动人们的心灵,悼辞应勉励生者节哀奋进。 
  11.语言要简单、严厉、概括性强,这也是写悼辞应留意的题目。 
  如何写悼词【3】 
  一.悼词具有以下两个特征。 
  (1)总结死者生平业绩,肯定其一生的贡献 现代性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,人们以此既寄托哀思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。 
  (2)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,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;既能以叙事为主,也能以议论为主,还可以抒情为主。 
  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,又有书面形式。 
  概括来讲,充分肯定死者对社会的贡献,真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和敬意,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内容。 
  这就是现代悼词的基本特征。 
  二.悼词书写的注意事项 
  (1)洛阳仙鹤陵园介绍明确写悼词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,歌颂死者生前在革命或建设中的功绩,让人们从中学习死者好的思想作风,继承死者的遗志。 
  但是这种歌颂是严肃的,不夸大,不粉饰,要根据事实,作出合理的评价。 
  (2)要化悲痛为力量。 
  有的死者生前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,他们的美德会时时触动人们的心灵,悼词应勉励生者节哀奋进。 
  (3)语言要简朴、严肃、概括性强,这也是写悼词应注意的问题。 |